襲人,即是人生本身——她是人生的有情有義,也是人生的人走茶涼。也許,她是真正令寶玉勘破人情的那個人(拾伍)
我們說說寶玉的丫鬟襲人。襲人是一早就和寶玉有肌膚之親的,卻沒有引發什麼後果;晴雯和寶玉之間清清白白,卻被以處置敗壞淫蕩的女子的殘酷方式,趕出府去,毫不顧及她的著落和她日後的處境。我們這裡不是要去抬高晴雯,貶低襲人,襲人和晴雯,其實在我們的生活裡,從來都存在。
我們生活裡多的是襲人這種類型的女孩,我們也定然見識過幾個像晴雯那樣,相貌美麗,人才出眾,看似口齒伶俐,實際又缺心眼的女孩兒。我把襲人拿出來單獨說,其實說的是情,人和人之間的情緣糾纏太深之後的那種善惡不分,是非全無的無可奈何。
寶玉有沒有看明白襲人是怎麼回事?當然看明白了,不然,也就沒有曹雪芹筆下的這些情節了。那妳說襲人就是心眼壞嗎?也許並不是,晴雯和芳官一干人等被趕出府去,襲人也是在屋裡哭的,我們相信她的眼淚是真的,包括她把晴雯所有的衣衫釵鐶都送出給她,這份心也是真的。只是我們要注意到,在很早以前,很多事情寶玉都是躲開襲人去做的,譬如他要去看林妹妹,或者要讓晴雯給林妹妹送個舊手帕表達心意,他都會專門等著襲人不在時,他才去做這件事。晴雯被無情地趕出府去,寶玉很痛心,在屋裡流淚,就問襲人,我這屋裡的事情我母親怎麼一清二楚,丫鬟們平日裡彼此調笑的話,她都能復述出來,而且這麼多人都挑得出錯來,怎麼只有你和麝月(也就是襲人平時的最佳拍檔),你們沒有任何錯?而且他當時是質問的口氣,說,四兒是我和你拌嘴,便特意叫她上來做些細活,未免奪占了你的地位,得罪了你,故有今日。芳官,也是過於好強,過於惹人厭,可是晴雯她和你是一起長大的呀,究竟也不曾得罪過你們呀,是她生得好,被這給誤了。其實這番話,是在指斥襲人背後的小動作了,可見他也不是完全昏庸的。
那襲人就笑著說了:嗯,說不定太太先發落了這些人,過兩天再攆我們出去呢。那這句話就是在堵寶玉的嘴了,就是拿她和寶玉之間的情份來壓寶玉——哦,芳官和晴雯被攆出去,你是懷疑我告密?行,過幾天你媽把我也給攆出去,和晴雯一樣離了這裡,這結果你滿意了吧?就是他們彼此的關係裡,已經沒有了主僕規矩,也沒有了真相。你對她的情就是她的反制武器,她太懂得如何限制你,要挾你,如何捏住你的命脈和你說話。
到這裡,就全是寶玉的無奈了,他捂她的嘴讓她別再說這麼刺人心的話了,還要反過來給襲人賠不是,作小伏低到把襲人安撫好了,他才偷偷地出門,去見了晴雯最後一面。
晴雯死的時候,正是初秋,芙蓉和桂花都正好,寶玉就寫了一篇誄文,說晴雯往生極樂,去做芙蓉花神了。他自己尋了個僻靜地,焚香祭拜,讀了這篇誄文。
這篇誄文很得黛玉的讚賞,說寫得極佳,「黃土壟中,卿本薄命,紅綃帳裡,儂本多情」這句尤其好,寶玉和她商榷了半天,改成了「茜紗窗下,公子多情;黃土壟中,女兒薄命」。
寶玉回到怡紅院,他還對襲人等說,我們只當從來就沒有過晴雯,沒有芳官、四兒這三個人,我們幾個人把以後的日子好好過起來。你看,晴雯的悲劇中,襲人其實是嫌疑最重的,幾百年來讀紅樓的書迷們,基本形成了一種共識:襲人就是王夫人在大觀園裡的那個眼線,她是那個事無巨細的告密者,所以王夫人對大觀園裡的日常情形,丫頭和寶玉說了什麼調笑的話,都了解得清清楚楚。寶玉也不是不懷疑她,也不一定就不煩她,然而,他和她之間的糾葛,其中的情實在是太深了。所以,襲人多少的不如他意,他都只能睜一隻眼,閉一隻眼,全部擔待了。
這就是有情眾生的悲哀。人有了情,不只是知得、懂得,彼此的恩愛纏綿,情還是知法犯法,是自私自利,是口蜜腹劍,中傷陷害,藏污納垢。在寶玉對襲人的態度上,我們就領略到,人在情中,有多少無可奈何。多少詩詞都是說情網,情如網,你被網住了,你能是心智清明的嗎?你能是灑脫自如的嗎?當然不是!這種情到了一種分不清是非的地步,連你的智商和人格都會隨之縮小。
在賈府遭遇滅頂之災之前,查抄大觀園就是個先兆,而襲人也是使得寶玉最終搬離了大觀園的人。因為書中詳細描寫寶玉第一次挨打時,襲人到王夫人跟前,彼此有一番掏心掏肺的深談,襲人說,寶玉挨打,大家都很心疼,作為他的貼身侍候的下人,也很沒臉,然而,斗膽說一句,寶玉確實很該打,很欠這麼一頓收拾,不然的話,將來會出更大的醜聞,鬧出更大的禍事。這話說到王夫人心裡去了,她感動極了,熱淚盈眶地拉著襲人的手,誇她是個好孩子,自己沒看錯等等。那麼襲人就提出更加扼殺寶玉的一個建議:搬出去住,不能總在大觀園裡頭住,不然,遲早也會有醜聞傳出。這個女孩她有著一種非常道學的觀念,她老是覺得寶玉正在做些醜事,即將做些醜事。她出的主意,都是那種能摧毀寶玉的貌似正確的主意,就是說,和薛寶釵一樣,從她們對人情世故的練達和價值觀可見——寶玉根本就不是她鍾意的類型。那麼她一開始就從一堆丫鬟中脫穎而出,成為寶玉的最親密丫鬟,你只能理解為,她更多的是視之為一種利益,她是一個喜歡掌控局面的人,用她的賢慧,她的隱忍,她的良藥苦口的死諫,她成了怡紅院最有話語權的那個人。當第三十二回,寶玉在橋上對黛玉說了那一句「你放心」之後,黛玉含羞而走,剩下寶玉一個人站在橋上,還傻乎乎地說著心裡話,說的是,「好妹妹,為了你,我也是落得這一身的病」,這番話,全被來找寶玉的襲人聽見了。她頭一個念頭,也是覺得,壞了,要釀出醜事了!要闖大禍了!大概這也是她給王夫人出主意,讓寶玉早點搬離大觀園的精神動力之一。
賈府敗落後,寶玉出家了,真正讓寶玉這個人,從繁華溫柔鄉裡生出離世之心的,其中很大一個部分是襲人這個人物起的作用。這個人物,真的是能讓人頓悟的。
因為襲人基本代表了人生的全部,她是母性的,含辛茹苦的,全心全意奉獻的,她對你無所保留,傾其所有,同時,她又是為私的,強勢的,並且將這種目光並不長遠卻又謀劃得有滋有味的強勢和自私,瀰漫開來布滿你周圍,染指你所有的私人領域,最後,她還是人走茶涼。她和你朝夕相處,同一個屋簷下生活多少年,她知曉你肉身的一切細節,你的喜好憎惡,可是,你的靈魂對她來說,是一個和天上的月亮一樣遙遠的事物。同樣,她的內心對你來說,也是如此。
寶玉一定以為自己是了解襲人的,他了解她比所有人都好的那些溫暖的細節,了解她的周到、細緻、要強,女孩易碎易感的那部分,但是,他並不了解她的底線,遇事她會出什麼牌。但寶玉錯以為自己了解襲人,以為她是那個永遠不會和自己分開的人。其實他了解黛玉的深情,黛玉的不安,也了解寶釵的「任是無情也動人」的理性,但是,他是不了解襲人的,也不會了解那種為著利益而產生感情的那一類人。
寶玉是個寧願久聚不散的人,他以為他活在世上一天,姊妹們就都會圍著他,他這樣想過和黛玉的天長地久,卻沒能如願娶到黛玉,黛玉死了,他後來娶的是寶釵。賈府敗落後,僕婦奴才全都散去,襲人和寶玉也散了,襲人並不曾為寶玉守節,也並不曾離開了寶玉就痛苦地活不下去。她的命運,在一開始警幻仙子所出示的金陵十二副釵上,標示得清清楚楚——公子無緣,優伶有福。她嫁給了賈寶玉相交過的一個戲班子的朋友,蔣玉函。我們無需去慨嘆為什麼襲人不能和寶玉共苦寒,自然她有她逼不得已的理由。一如我一開始就談到的——襲人她就是人生本身,她是人生的七情六慾,是人生的五味俱全,是人生的有情有義,有滋有味,有笑有淚,也是生命的善惡同在。襲人就像是一件貌似質樸暖和的麻布衣衫,可是,縫隙太大,質地太薄,既不能抵擋什麼,也不能真正帶給人什麼。也就是說,我們三界內的情,質量大概只是如此,你付出的和你收到的,也許就像一片麻布一樣,既不能遮風擋雨,也不能給我們智慧,平常人的相知,真的是質量很差。寶玉正是在這樣的生命裡,體悟到情的虛妄,情的自私,情的不潔和無奈,以及,人生建築在情上的不可靠,易碎。
寶玉和黛玉很相似的一點就是,他們要的都是一種絕對的全心全意的彼此交付。如果他要娶的是黛玉,娶成的是寶釵,是天意的不成全,那麼在含冤而逝的晴雯和改嫁他人的襲人之間,最讓寶玉不能釋懷,也是最讓他灰心的是——從很久很久以前,當這個故事剛剛開始,當這兩個姑娘都來到他的生命裡,他的種種多情,他的自以為是的親疏遠近,其實,從一開始他就選錯人了。
《紅樓夢》是一個下世經歷紅塵的靈魂,在經歷一個大家族的繁華和散場後,所看到的世相:富貴是易碎的,人心和情都是不可靠的,這個世界看似堅固,其實是流沙築成,一切都靠不住。這就是寶玉為什麼出家做了和尚,也是大荒山那塊通靈寶玉的歷劫歸來。
本文視頻鏈接:https://youtu.be/vLLny4lF50E